現在醫院的照明普遍是機械開關+LED燈的照明模式,這是功能照明時代的標配。燈具的開關是完全被動的,只有當人完全需要時,才會想到主動去開燈。采用此種模式設計的新建樓宇照明系統,為了確保照明燈具能夠滿足醫院照明要求,通常把燈具功率設計過高,普通存在過度照明現象;而機械開關控制下的LED燈,不具備調光功能,不能調節功率和照度,所以存在著能源的巨大浪費;而舊有樓宇的照明燈具由于燈具更換較慢,光衰大,燈具照度反而不足,需要提升照度,滿足醫生和患者的需求。這些問題,如果只依靠機械開關和LED燈具本身,是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
醫療衛生機構的能源消耗主要由電力、燃料、用水和城市管網供熱構成,用能系統種類相對其他公共機構而言更為全面,涵蓋了空調供冷及供熱、生活熱水、照明、醫用蒸汽、動力、食堂炊事、醫療設備、辦公設備等。而在整體能耗結構中,電力消耗比重最大,占比60%以上,而照明和空調又是其最主要的耗電設備,約占到60%以上。可以說,照明和空調是我們隨處可見的能源浪費點,也是我們隨處可見的節能點。

現有醫院新建的樓宇,智能化設計往往局限于安防、門禁系統,而對于占據整個醫院用電量的60%以上的照明和空調基本無有效智能控制系統設計,而沒有智能化的控制手段,便會帶來能耗的巨大浪費,給后勤部門帶來設備管理成本和維護成本的提高。比如夏天上班時空調溫度開的極低,冬天上班時空調溫度開的極高;白天辦公室自然足夠時,燈具處于常亮狀態,下班時又忘記關燈關空調,這些問題是典型的能源浪費現象。這些同樣是現有機關單位的常見現象,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醫院的后勤部門采取了各種管理手段,既有規章制度,也有苦口婆心的勸解,隨手關燈關空調成了每個后勤部門都要宣傳和推廣的口號,而真正能做到什么程度,由于缺少監督手段,我們也無從得知。
以上三點的問題,要求我們必須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華視智慧辦公控制系統,完美處理了照明和空調的智慧化控制和管理過程中的智能化不足,主要表現以下方面:
1) 全自動運行:實現光為你而亮,如我們在室外一樣,不會有按開關點亮太陽的想法。全自動運行模式就是室內實現和室外享受自然光一樣,照明和空調實現人來燈亮空調開,人走燈關空調關(也可以人來燈亮空調不開,人走燈關空調關),使用無線智能替代有線控制,傳感器替代人工管理,減少觸摸開關機會,減少病菌傳播和交叉感染實現照明控制去開關化。特別是醫院的環境中,減少觸摸開關的次數,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該功能的運行徹底解決了下班忘記關燈關空調的問題,真正做到按需照明,無感節能。
2) 恒照度模式:充分利用自然光,實現醫院辦公室恒照度模式。當室內光線足夠時,燈具亮度自動調低,直至關閉;當室內光線不夠時,燈具亮度自動調高亮度,以滿足照明需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從而降低運行成本。而燈具點亮時間的減少又可以延長燈具壽命。
3) 恒溫模式:和智能照明感知網絡,共享同一網絡,可以實現空調控制的遠程和本地控制,切實執行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 26 攝氏度,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于 20 攝氏度的空調溫度控制標準。響應《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方案》國管節能〔2020〕39號中對于機關單位的綠色辦公要求。
4) 智能控制:為醫院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照明控制系統,可以實現亮度調節、時序控制、感應控制、模式切換、24小時亮燈計劃、365天亮燈計劃、本地控制、遠程控制、溫濕度采集等各種智能化控制;維護簡單,使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