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未來,牽動著億萬家庭、政府和公眾的心。教育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老師的奉獻、政府的支持,事實上,它還與教室的聲學環境緊密相關。
多項研究均表明良好的聲學環境有助于改善老師授課的語言清晰度,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良好的聲學環境可以減輕老師上課時的壓力,緩解因為經常大聲講話導致的咽喉炎等職業疾病,有助身心健康。
在眾多聲學環境指標中,混響時間(RT或RT60)是用于描述室內聲學環境優劣的重要指標。它表示聲源(如教師說話)停止發聲后,反射聲在該室內空間內衰減至60分貝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來說普通教室的混響時間在0.4至0.6秒之間較為理想。在我國《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中也規定小于200m3的教室其空場混響時間不得高于0.8秒。
目前在中國國內,中小學教室多為混凝土頂板,教室內存在過多的噪聲和混響。老師講解和學生聽講都被動地受到噪聲和混響的干擾和影響。學生長期在聲學環境較差的環境中學習,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對聲音的辨識度以及對語言的理解度都較低。

那如何改善教室的聲學環境呢?一般來說合理的聲學設計和適當的裝飾材料選擇是更加常用的兩條思路。普通學校的聲學設計并不復雜,然而這需要建筑師以及校園規劃者們在更加初開始設計工作的時候就把教室聲學設計納入考慮。
對于已經修建完成甚至投入使用的教室,通過后期的合理修繕和改造也可以使教室的聲學環境大幅改善。其中更加簡單易行的方式就是采用具有高NRC(降噪系數)的吸聲材料,如礦棉板或玻纖板對天花板和墻面進行處理來增加整個房間表面積對聲音的吸收。事實上,在許多教室中只使用符合要求的天花板就可以將混響時間降至理想的水平。
日前位于鄭州市二七區的興華小學,就通過安裝阿姆斯壯礦棉天花板的方式對部分教室(1/(2)~1/(4)班)的聲學環境進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通過現場對比測試發現:改造教室的實測空場混響時間分別為0.58s、0.61s、0.54s,均能滿足國標要求。而同等條件下未安裝阿姆斯壯礦棉天花板的對比教室(3/(2)~3/(4)班)的空場混響時間分別為1.51s、1.45s、1.27s,遠遠高于國標要求。

國標GB 50118-2010規定,對于容積>200m3的普通教室空場500Hz~1000Hz混響時間應≤ 1.0 秒
在安裝阿姆斯壯礦棉吸音天花板(NRC=0.6)后, 教室的混響時間降低了60%!
除杰出的聲學性能之外,阿姆斯壯天花板還兼具卓越的高反光性能,能有效提高教室的照明效果;在減少燈光的初裝成本及能耗的同時減輕學生的視覺疲勞,創造更為舒適的學習環